汤涤:(1878—1948),原名向,因倾慕石涛(大涤子),改名为涤。字定之,小字丁子,号乐孙,又号太平湖客、双于道人,江苏武进(今常州)人。汤贻汾曾孙。幼年失怙,随母读书习书,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。1915年在余绍宋与其他司法部任职的同事组织的宣南画社中任指导;翌年与陈师曾、金城、陶瑢等组织西山画会;后应蔡元培、庄蕴宽之聘,担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及故宫博物院鉴定;1920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,任评议。1927年湖社画会成立之初,曾得到汤定之、齐白石、张大千的大力支持,与湖社往来甚密,其著作《谈话笔记》曾刊登于《湖社月刊》。曾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、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。在京执教多年,余绍宋、叶公超、梅兰芳、程砚秋等均从其学画。山水取法李流芳、上溯吴镇,以气韵清幽、峻爽流畅见称;又擅墨梅、竹兰及花卉,用笔古朴典雅,自成一格;尤长于绘松,铁画银钩,隽秀挺拔,笔力遒劲。书法初工北碑,后攻汉隶,见重于时,隶、行俱佳,题字与画笔和谐映衬,相得益彰。晚年寓居上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