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紫熙:(1915—2002),原名显文,河南遂平人。1934年毕业于河南艺术师范学校,任教于河南中、小学。1938年后,于河南、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。1946年主办《河南民报》之《美育》副刊。1949年后,相继于南京文工团、南京美术工厂、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。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江苏省人大代表。擅山水画。初学王石谷,后学宋人,以斧劈为主进行创作。五、六十年代于各地写生,并深入农村、工厂、部队体验生活。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,将其十余件作品捐款给国家收藏。1978年随文化部国画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。1980年随江苏省国画代表团访问日本。魏紫熙擅长山水,间作人物。由《芥子园画传》人手,初宗王翚,得其清丽深秀的风致,继追石涛、梅清等新安诸家至刘松年、马远、夏圭南宋诸家;40年代后与四川画家阎松父及赵望云、傅抱石等的交往,对其山水画创作技法及风格多有影响。重师造化,青年时即入武当、伏牛等山写生;60年代后足迹遍及南北数省,晚年专意于太行嵩岳。其作品用笔道劲严整,墨色清润明丽,气势宏大,苍秀齐出,情景交融,别出新意。20世纪50至70年代,魏紫熙以人物画创作为主,创作出一批歌颂新中国的人物画、年画、招贴画、连环画,人景并茂,意境深邃,用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及现代墨色并重的色块绘画,表现了典雅的造型,题材寓意深远,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,丰富了人物的表现力,突破了旧人物画技法上的局限性,重振了中国人物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