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之谦:(1903-1985),字钵厂,号益斋又号居庸山农,昌平区马池口镇葛村人。祖上世代务农,家境清贫,幼年仅读过三年私塾。1920年经友人介绍,进北京文楷斋刻书处学徒。因其自幼喜爱书法,此项工作恰与志趣相投,工作起来十分勤奋。工作之余,他从临摹《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》开始,朝夕用功,书艺进步很快。1921年秋,经理发现徐之谦能写一手好字,便将其由刻工提升为书写,专门从事图章、篆刻戳记和诸体版本的书写工作。1923年,文楷斋在上海开设分店,经理将他调往上海,为著名藏书家蒋梦萍书写宋体字。在上海期间,他先后书写过仿宋体《松陵集》、明刻本《三国演义》旧刻本《苍梧集》等百余万字及全套北宋体铅模。1927年,徐之谦调到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旧书部工作,补写百衲版二十四史,并为宋史、元史、明史及《古逸丛书》、《四部丛刊》等书补写缺页和缺字。在商务印书馆,他接触到了各种字帖、印谱,为其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机会;并先后结识了黄宾虹、黄蔼农两位金石书法大家,经常在一起研究技艺,使他的书法、篆刻技艺又有了新的长进。1932年1月28日,日本侵略军向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--十九路军发动淞沪战役,炮火将商务印书馆炸毁,徐之谦被困沪上,靠卖字、制印维持生计。1937年夏天,他赴南京荣宝斋重操旧业。不久,\"七七事变\"发生,时局动荡,无法工作,他就返回故里,以务农为本,苦度时光。十余年间,他在辛勤劳作之余从未放下手中的毛笔和刻刀,孜孜不倦地刻苦研习金石书法艺术。1951年4月,北京荣宝斋的经理得知徐之谦在原籍务农,就将他请回荣宝斋,安排在编辑科从事书法、篆刻工作。曾著有《钵厂印存》六集,部分作品登载在《革命胜迹印谱》、《中国现代篆刻选》及日文版的《人民中国》等书刊。
徐之谦 《书法》
纸本立轴 67×33cm
¥5800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3-2007 德泽苑画廊
京ICP备09051号(京公网安备1101112011044号) www.dzyhl.com
联系方式:13701322088 13811506066
邮箱:13701322088@163.com
友情链接:www.hdyw.net